港漂帮衬酒吧 单据2项的「备注」疑被歧视? 网民反应两极
2025年04月07日 11:05
中港两地文化存在差异,有部份来港生活的内地人士外出用餐时,或会不习惯本地饮食业的术语或潜规则。一位港漂於网上分享早前光顾中环一间酒吧餐厅,发现点餐的单据上的备注,竟然标明了「四眼」、「四洲男士」的个人特徵,令他大感疑惑更到小红书发文求助,直言「香港餐厅的这个备注,是不是歧视」。引起网民热议。有部份网民认为这只是方便店员辨认,但也有网民认为餐厅的做法没有教养,会令客人内心感到不舒服。
对於男事主分享的经历,网民持两极意见,有网民认为「四眼」并不礼貌且具贬义,「换成『眼镜男士』也行」、「为何不直接说戴眼镜、衣服颜色之类的绝对中性词?」、「在内地我们直接写桌号,用外貌称呼确实不太尊重」。
不过,有网民表示只是餐厅用作分辨客人上菜的术语,并无歧视之意,「茶餐厅一向咁写啦!'眼镜哥''帽子女',方便送菜咋嘛!」、「文化差异吧」、「人家为了不弄错做的特徵备注,这都敏感」。
有餐饮业从业者说:香港地方小、节奏快,尤其酒吧灯光暗,店员常靠特徵快速认人。'四眼'在粤语中性,但对外地客可能敏感。这件事没有绝对对错,但折射出两地文化差异——香港务实高效,内地更重礼节。作为国际都市,香港服务业或可优化用语;游客也不妨放松心态,理解本地特色。
来源:星岛头条
对於男事主分享的经历,网民持两极意见,有网民认为「四眼」并不礼貌且具贬义,「换成『眼镜男士』也行」、「为何不直接说戴眼镜、衣服颜色之类的绝对中性词?」、「在内地我们直接写桌号,用外貌称呼确实不太尊重」。
不过,有网民表示只是餐厅用作分辨客人上菜的术语,并无歧视之意,「茶餐厅一向咁写啦!'眼镜哥''帽子女',方便送菜咋嘛!」、「文化差异吧」、「人家为了不弄错做的特徵备注,这都敏感」。
有餐饮业从业者说:香港地方小、节奏快,尤其酒吧灯光暗,店员常靠特徵快速认人。'四眼'在粤语中性,但对外地客可能敏感。这件事没有绝对对错,但折射出两地文化差异——香港务实高效,内地更重礼节。作为国际都市,香港服务业或可优化用语;游客也不妨放松心态,理解本地特色。
来源:星岛头条